【反胃噎膈】
反胃噎膈
(此症年滿六旬者難治;糞如羊糞者難治;吐白沫者難治;胸膈嘈痛如刀割者死)
反胃噎膈,總是血液衰耗,胃脘乾槁。
槁在上者,水飲可行,食物難入,名曰噎膈。
槁在下者,食雖可入,良久復出,名曰反胃。
二證名為膈,大抵氣血虧損,復因悲思憂慮,則脾胃受傷,血液漸耗。
鬱氣生痰,痰則塞而不通,氣則上而不下,妨礙道路,飲食難進,噎膈所由成也;脾胃虛傷,營運失職,不能熟腐五穀變化精微,朝食暮吐,暮食朝吐,食雖入胃,復反而出,反胃所由成也。
二者皆在膈間受病。
故通名膈也。
此症之所以疑難者,方欲健脾理痰,恐燥劑有妨於津液;方欲養血生津,恐潤劑有礙於中洲。
審其陰傷火旺者當以養血為亟,脾傷陰盛者當以溫補為先。
引自:http://www.a94382761.com/forum.php?mod=redirect&goto=findpost&ptid=234976&pid=270288&fromuid=526
歡迎光臨 【五術堪輿學苑】 (http://_dmarc.wsky.ink/) | Powered by Discuz! X3.1 |